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章 一骑当千 (第3/3页)
,可很多人,都是被武蕴儿的表叔带出来的,将军和士兵之间的感情,无需多说,都在心里。 所以,战胜之后,楚云也没有开庆功宴,现在,他几乎成为了雁门关的最高领导人了。 原本计划中武将军在的话,他也是第二位,监军在权力上,有时候比将军还要大一点。当然了,也是在看和谁比。如果士兵和将军是一条心,监军也就只能当个吉祥物了。 如今,楚云刚到,就带来了一场大胜,也算是让楚云非常快速的建立了威信,虽说人不是楚云杀的,也不是楚云带着队伍进行的追杀,可是,那个强横的人,是楚云的妻子啊…… 楚云将这边发生的事情,用快马给京城传播了过去,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首先是要搞清楚,为什么平阳关,山海关,都没有来支援。 三关原本就是该守望相助的。 其次,就是之后要如何做,继续进行北伐,并不是很合适,冬天到了,天气太冷,大夏的军队虽然多少适应了北方的寒冷,但在冬季作战,风险依然很大。 加上雁门关里的士兵,现在也不多了。 楚云没办法去组织进攻,就是很可惜在这次的战斗,胜利果实不能继续扩大了。 楚云的军情急报传还在路上,朝廷现在已经是急成了一锅粥了。 “平阳关被破,山海关、雁门关告急,三关已经陷于危难中了,你们要争到什么时候去!” 赵构在金銮殿上已经拍桌子发火了,下面仍然有人反对道:“尽管三关告急,雁门关破还有潼关这一道防线,平阳关后有九阴山,山海关过后有出云关。若是将蜀地的兵马尽数调走,西川若是发难如何处之?东西都护府职责是拱卫京师,如何能远征北方?” 在之前,雁门关求援的时候,赵构就要求派兵增援了,然而,三条战线同时求援,问题就大了。 赵构要求调动镇守蜀地的边军北上,那边本来就有这样的战略意义,可惜,很多大臣都表示反对。 赵构在这一瞬间,也明白了楚云当日为什么要那么生气了,他也算是看明白了,这些人,真的是不打到家门口,他们永远不着急,因为一关破了还有一关,就算之后都破了,也还有东西都护府。 可是,真要是打到了东西都护府了,大夏和亡国有什么区别? 只是,赵构的决定也的确冒险了,不管是调动京师防卫,还是调动蜀地的防卫,都容易出事情。 所以大臣们的想法是求稳。 反正,我军最擅长的就是守城了。 而燕军不擅长攻城。 平阳关为什么会被破,这就不清楚了,不过,破了暂时也没事,不是还有防线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楚云的军情送到赵构手里,赵构简直是欣喜若狂。 然而,对楚云的战报,很多人表示不信。 “无稽之谈,去去一介女流能有如此勇武?” “要不就是武将军夸大了敌方武将的实力,为自己的战败找借口。” “楚云是监军,给她妻子记下这么大的功,谁知道是真是假?” 这些人越说越过分了,赵构,终于忍不住了,喝声道:“不知道是真是假?那朕就让你去见识见识。明日你便去北方,去战场看看,再来告诉朕,到底是真是假!” 赵构说完,又补充道:“如果你还能活着回来的话!” “臣言出无状,请皇上恕罪。” 赵构生气了,这些大臣当然是一秒认怂,他们能和皇帝玩的,也不过是因势利导,正面刚? 九族都不够杀的。 “还有谁觉得这份军情是假的?” 赵构睥睨着金銮殿上的众臣,有了前车之鉴,没有人再敢说反对的话。赵构这才道:“依照军功,楚云之妻武曌,可以配得上将军一职了,正好雁门关正值群龙无首。拟旨,任命安平郡主武曌暂领征北将军一职,镇守雁门关!” “皇上不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