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_第2章 轰炸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轰炸机 (第15/20页)

22m的强大威力。

    战略与战术之争

    纠结图-22m是战略轰炸机还是战术轰炸机的意义,源于美苏之间的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中,美苏两国为了相互震慑,制造了足以毁灭地球数次的大量核武器。为了避免核武器对人类可能的灾难性后果,美苏于1963年开始进行谈判,限制核武器的扩散和使用。这种限制不仅包括核武器的数量,还包括轰炸机、陆基导弹等运载工具的数量。

    由于图-22m可运载核弹,其航程和洲际轰炸能力便成为谈判的重要关注点。该机正常航程约为7000千米,属于远程轰炸机,可覆盖欧洲大部分国家,也可从北极圈内苏军基地起飞使用射程3000千米的远程导弹攻击美国本土,但无法往返于苏联与美国本土之间。但图-22m具有空中加油的潜质,可大大提高作战半径。之所以说是潜质,是因为苏联坚持图-22m为不可空中受油的战术轰炸机。但实际上,苏联却已经设计了空中加油装置并配备在苏军基地中,1小时内便可完成安装。早期的图-22m甚至已经装有空中加油传感器。美国当然认为这是一款具备洲际轰炸能力的战略轰炸机,应在受限范围之内。长期以来,这件事情都是双方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中不停争论的一个焦点,也一直没有取得实质上的突破。

    虽然图-22m参战经历甚少,但它是第一种融战略轰炸机与战术轰炸机于一体的经典产品,其优异的性能和在冷战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成就了该机在航空史上的地位,并对未来轰炸机的发展影响深远。

    先进的失败者t-4

    t-4在远程战略轰炸机的竞标中输给了图-22m,但不得不说,苏霍伊设计局的t-4(也称苏-100)在理念、技术和性能上都是具有革命性的。

    其实,研制大飞机并不是苏霍伊设计局的强项,但设计团队还是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无限创意。t-4长44.5米,高11.2米,翼展22米,与美国的b-1b轰炸机差不多,其最标致性的体征就是驾驶舱可前向下弯曲的圆锥形机头,在起降或停放时能为飞行员提供更好的视野。

    该机采用的涡喷发动机刚刚由雷宾斯克设计局研制完成,是当时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发动机,使得t-4最大起飞重量高达114吨,可以3000~3200千米的时速在2万米以上高空飞行。这是苏联第一种能以3倍音速飞行的大型轰炸机,也被誉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轰炸机。此外,该机还采用了钛合金和高强度钢焊接机体,电传操作系统等多种世界领先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因此性能非常突出,这对于很少涉足大飞机的苏霍伊设计局是非常难得的成绩,相关积累对后来研制米格-25等高速飞机起到了重要作用。

    t-4原型机于1972年首次升空,最后暴露出两个致命的问题:一是载弹量低,只能挂2枚导弹;二是造价太高,这和苏联在武器研制方面的惯有思路完全相反,因此最终遭到枪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忘却了t-4,其原型机现陈列于莫尼诺空军航空博物馆。苏霍伊设计局此后也很少涉足大飞机,仍旧专心致志地研制歼击机。

    2.11 f-117“夜鹰”:隐身怪物

    f-117是人类第一种实用性隐身轰炸机。它外形怪异,甚至可以说不可思议,但它成功地运用了各种隐身方法,是隐身战机世界的开山之作和航空史上一座永恒的里程碑。

    天外来客

    1990年4月21日,15万名记者和普通民众聚集在美国内利斯空军基地。黑压压的人群接踵摩肩,翘首等待,只为了亲眼目睹一种传闻已久的神秘飞机。该传闻始于1986年7月11日,谢古埃亚森林发生了面积高达61公顷(1公顷=1万平方米)的大火。据目击者说,这是因为一架“外形古怪”的飞机坠入森林所致。然而事发后,美国空军立即将这一地区封闭,严禁任何外人进入。美国空军研制秘密武器的传闻不胫而走。

    按说已经研制了诸多高端武器的美国不必如此低调,但这架飞机的保密措施的确超出了过去所有研发计划。美国为此建立了一个新基地。每周,飞行员、地勤人员需要乘专机来到荒无人烟的训练场所,周末还要正常生活以掩人耳目。在开始的数年间,飞机出库、飞行员训练都必须在夜间进行,直至接连发生坠机事故,数名飞行员死亡,美国才不得不将训练改到白天。直到1988年,美国国防部才首次承认了传说中的隐身飞机是存在的。

    当它最终现身时,现场所有人都惊呆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巨大的黑色怪鸟,机头和机翼完全连在一起,上面托起了金字塔形状的机身,前面有两个装着栅栏的长方形进气口,塔尖上的几扇小窗里坐着驾驶员……这几乎颠覆了过去众多飞机的设计,连曾经驾驶过该机的飞行员威廉帕克都说:“它看上去真的就像从外星球来的什么怪物……从空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