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_第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节 (第3/3页)

本来也没打算求崔如英做什么,一日就足够了,她还得去跟婆婆公公说呢。

    求人也是让人为难,等崔如英一走,孙惠茹也告辞了。

    崔如英回到厢房,桌上放着红木饭桶,屏风那头安静,田娘子估计又睡着了。

    今儿晚饭不错,一碗虾仁儿焖面,估计陆云蓁又想吃了,还有猪肉香菇的蒸饺,总共六只。

    小菜两盘,一盘是麻辣乳瓜片,一盘是鸡丝豆苗。

    除此之外还有盅汤,崔如英闻了闻,好像是鸡汤。闻着香醇,这小厨房做的,自然比崔大山炖鸡汤的手艺好多了,上面一层浅浅的黄油,汤汁是奶白色,上面还飘着翠绿的葱花。

    崔如英腿酸胳膊也酸,先舀了勺鸡汤,放得久也不用吹,温热喝着正好,入口香浓,这汤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汤盅里还有鸡翅和鸡腿,崔如英啃了鸡腿垫垫肚子,这才开始吃面条。

    虾仁儿面有些坨了,但还好吃着呢,一个个虾仁儿剥得干干净净,连虾线都没有,吃着黏糊,没力气时吃口面最舒坦了。

    蒸饺也不错,一口饺子一口酱菜,六只蒸饺崔如英全给吃完了,最后把鸡汤喝完鸡翅啃了,才把碗筷送去小厨房。

    回来的时候正见锦月带着人往屋里搬东西,锦月站在屋外,见崔如英回来先行了个礼,“崔小娘子,我看田娘子在睡着,就在这儿和小娘子说吧。这是礼单,奴婢写的,二娘子送来了绸缎两匹,棉布两匹,绢花六支,晋州陶砚一块,羊毫笔两支,徽墨一锭,澄心堂纸六刀。”

    的确是孙惠茹精挑细选的,选的也都是崔如英能用得上的。什么摆设花瓶用不上,就没送。

    既然已经收下了,崔如英就不会在这推辞,她道:“多谢姐姐,劳姐姐走这一趟。”

    送东西的丫鬟也出来了,锦月道:“时辰也不早了,我就回去了,你也快回屋看看。”

    绸缎是年轻小娘子喜欢的时兴颜色,一匹凤仙花红,一匹芙蓉红,颜色接近,做衣裳好做。

    棉布是顾着崔家家境,鹅黄色一匹,还有匹柳绿的。

    绢花也极其漂亮,比起金银首饰,这个年纪戴绢花就足够了。崔家这小娘子样貌出挑,这个年岁,怎么穿都成的。

    崔家的确没什么料子,颜色崔如英也喜欢。

    不过,更喜欢的肯定是笔墨纸砚这些,她练字勤奋,当初陆云蓁给她的纸和墨快用完了,本想买一些,正巧又有新的,许娘子给她的可以先存下来。

    若是许娘子看这些东西,指定又要说她了。

    不过拿都拿了,也不是白拿的。

    崔如英不禁想,侯府的人哪个不是人精,有句话叫做拿人手软,以前崔如英总给别人送东西,这回自己成了收东西的那个。

    若是孙惠茹求她办事,让她每日给楚玉珠带饭,催促楚玉珠早起读书,崔如英肯定不会收这些东西的。

    这种事包揽下来,做不成对陆云蓁也不好。

    但既然收了二房东西,尽管孙惠茹没说,可崔如英也会看在东西的份上顺手去做。

    饭吃了,时辰也不早了,崔如英准备收拾收拾就梳洗睡下,这一日也是累极,上午半日课聚精会神,下午又跑大老远去打扫铺子。

    但等铺子开业了,估计能轻巧一点儿。不过开业的头几日,大大小小的事儿也得盯着。

    自家的铺子自然上心些,平日闲暇的时候,崔如英也会想想菜单。酱肉包子要卖,生煎包子也要卖,除了这个还得加上水煎包,等天太热生煎包做不了的时候,水煎包正好能顶上。

    焖面也得在菜单上,看看能不能买到牛肉,可以算饭馆的特色菜,想着想着,崔如英就睡熟了。

    次日,她是听着雨声醒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