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脉七轮 (第3/3页)
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是纳西族的祭司“东巴”诵经做法,吟唱祭祀,占卜用的文字。纳西东巴文,画图示意,属于图画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即便不识字,看到寥寥数笔的图画,大概也能猜出三五分意思来。 破解之后,认为像珠算口诀一样简单,但未破之前,这些符号和现存的任何文字都不一样,没有对照比较,就会百思不得其解,就算懂得二千年前的梵文,藏文都没用,即使会灵活运用四千年前的甲骨文,古篆字也没用。哪怕知道是东巴文,圈点符号都能一一认出,但知晓单个字面意思,连贯却理解不了,上句下句的译义都不承接,整体不能融会贯通,就没法了解思想脉络,还是白忙一场。远古人八千年前的文字,在表达什么意思,谁也想不到啊!五千年前的仓颉都搞不明白啊!幸亏还有太古人一万年前的古彝文!运用古彝文才破释“仓颉28字”,破是破了,释是释了,但谁也不敢公然说“我的答案,才是唯一的,正确的,准确的,无误的。”因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而黄帝出“西羌”(昆仑山,河西走廊一带,至贺兰山,楼兰古城周边),彝族也是羌族的一个分支,只限于这种猜想,说得通,至于行不行通,当事人都已作古,鬼知道呢。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这窝蚂蚁,原来出自古西藏,怪不得这样深藏不露。只要它现了原形,就一只只掐死,要不然难吐胸中久憋之气。 古印度,原始婆罗门教的瑜伽修习,运功心法密诀。第一层次,调息(心注鼻端,舌抵上腭,束气,吐呐,守意,凝神)。第二层次,静虑(沉思默想,发愿,自由)。第三层次,摄念(厌弃私心杂念,知解,验证)。第四层次,观心(调节心神平稳,照慧,功能)。第五层次,持定(安定专一,保任,超越)。第六层次,顿悟(觉醒,解脱,提升神通)。 玉佩坚立就是一个人形运功图,每只蚂蚁,既代表一个穴位,又是一个字,得到玉佩的人,只有悟出龙代表外循环,即大周天,圆心代表内循环,即小周天,首尾吻合,代表连通点,就能修炼大圆满。即使没破解,只要一心一意,也能修炼大圆满。因为眼观物有个规律,焦点从内往外辐射,先注意到中心,次注意到两边,后注意到上下。 袁秋华也不例外。她全神贯注察看的时候,是这样,她聚精汇神琢磨的时候,也是这样,她专心忘我的时候,更是这样。况且禅宗内功,一动一静之间,一呼一吸之间,皆在运功,在修炼,习惯成自然。功在心中,在潜意识里,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静默不勉强,顺其自然,皆在行功,在往复,功到自然成。 看的时候,不知不觉地练功,思的时候,悄无声息地运功,诵的时候,佛咒在连接天地能量。她原本功底扎实,再加舍利子的灵力,眨眼之间,全身气脉完全打通,一路突飞猛进,于是乎就连头顶的梵穴轮也打通了。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至此,须臾,才能激发自身能量,无意,才能吸收宇宙能量,舍我,才能吸附舍利子加身。 秘术(特异功能),所凭藉的能量不外乎三种:其一,就是自身元神,或金身之力;其二,自身灵力与空间能量体之力;其三,单纯依凭空间能量体之力。 “空无一物”的状态中,“绝对精神”的世界里,客观存在的物质和超越实体的空间能量,没有区别,不论是接受到的信息,或者感应到的东西、还有行动和意识都是这种状态。超自然的能量,就消弭了物质和意识的界限,甚至没有了肉体感官带来的感觉,没有了生老病死和七情六欲,心中便没有了挂碍和恐怖,甚至不会再生出梦境来。 殊途同归。儒家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进而开发,以至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天人合一之境。怎么才能做到呢?关键就在于“柔弱”与“刚强” 中,选择一个各方都有利的方式。 修炼虽有丹鼎符箓之分,但万法归宗,核心都是度己度人,“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经过修炼“内修丹光,外修法术”,驾驭精、气、神,掌握自然的内在规律,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遨游八极,“我为万物,万物为我,我帮自然,自然帮我”。上乘者,元婴育成,金身合体,与佛同源,阴阳在乎手,变化由心转,不神而佛,调和不假于符咒,功德不借于作法,深得自然、自由之妙趣。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废功夫。 但福祸相依,赛翁得马,蔫知非祸? 本书首发来自百书楼(m.baishu.la),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