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节 (第2/4页)
严复神情凝重的摇了摇头,说道:“这无疑于美国在背后捅我们一刀啊!” 唐健赞同的点了点头:“对日战争胜利之后,华夏就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在东北对俄战争只是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反击战而已,那个时候的胜利还不如对日战争对世界各国的震撼,对俄战争充其量只是华夏局部反击战争的胜利,和对日的全面战争胜利的性质完全不一样,对日战争的速胜,直接将华夏军队的远程协同作战能力给暴露了出来,欧美列国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华夏已经不再是数年前那个垂垂老矣的清国,而是一个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的军事强国。并且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的发展,开始对外扩张,这对于在远东拥有众多殖民地的欧美各国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 “欧洲各国此时恐怕无时无刻不想着想要将这个新生的军事强国扼杀在襁褓之中,所以,华夏现在的处境还是比较危险的,因为要防范从各个方向传来的压力。但当初华夏和美国的军事结盟,使这些国家不得不顾及华夏的盟友美国,可是美国一旦终止了和华夏的军事同盟关系,这无疑于是要华夏独自承担来自各方势力的压力和威胁,这和背后捅华夏一刀子没有什么两样!” 严复说道:“局势的发展比我想象的还要危急啊!” “这不是美国正想看到的么?罗斯福选择在这个时候终止华美同盟肯定是已经筹谋好的,他就是想让华夏陷入重重压力的境地,因为华夏所表现出来的实力让美国都有些惴惴不安,对于这种背后下刀子的做法,美国人做的可不少啊!”唐健苦笑道。 “那总统打算怎么办?”严复问道,他心里已经猜到,唐健必定是已经有了应对之法。 唐健笑道:“想要让那些觊觎华夏的人死了那条心,就要表现出更为强大的实力!对于各怀鬼胎的欧美列国来说,还没有那个国家敢说他们能够独自吞下华夏,在面对他国的舰队时,太平洋舰队也从来不惧,即使他们想要联合结成同盟共同出兵远东,也是需要时间谈判调节,而这段时间,华夏必须强大到让他们收起悸动的心才行。所以,还是那两个字:扩军!” 严复和孙万龄点了点头,看来扩军已经是迫在眉睫。 唐健继续说道:“如今欧美各国之间关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我猜想,不久之后,或许各国会爆发一次规模宏大的战争,而战火,很有可能染遍所有的大洲,当然,肯定包括华夏,华夏如今算是已经彻底的融入了争夺世界殖民地的热潮中,根本就无法独善其身。” 严复和孙万龄都愣了一下,纷纷以不可置信的目光盯着唐健,唐健口中的那场大战要是真的按照唐健所猜想的那样会染遍所有的大洲,那岂不是相当于爆发了一次世界各国之间的混战,那可是世界历史上从未爆发过的一次大战。 虽然这个猜想在严复和孙万龄看来有些荒诞,但唐健每次在战争时所表现的准确预见性让两人又不得不信了几分。 议事厅中,只有巴肥特和李盖茨两人沉默不语,他们不用想都知道,唐健所说的世界大战必然会来临,这在历史的洪流中是无法避免的。 此时的世界秩序已经混乱不堪,需要用一次大战重建一个新的秩序! “既然美国率先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敌意,那就没有办法了,本来我还不想这么早对美国下手,可是现在,摆在华夏面前有三块块肥肉,一块是美属吕宋,一块是美属关岛,一个是美属夏威夷!”唐健冷冷的看着太平洋之上几乎在同一纬度的三块岛屿。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四章 点燃古巴内战 严复听到这句透露着寒意的话,不可思议的问道:“总统,你的意思是说,你准备对美国动手了?可是依照华夏现在的实力,和美国虽然有一战之力,但是胜利的机会仍然很渺茫,况且华夏刚刚才经历了朝鲜战争和对日战争,元气还没有恢复,是不是有些太过于仓促……”严复对于过早刺激美国的举动还是有些不太赞同。 “呵呵,我又没有说要立刻攻占这三个岛屿,经历了这么久的战乱,华夏的确是要好好休养生息一下,我刚刚也说了,武力攻占并不是唯一的方式,我们可以采用温水煮青蛙嘛。”唐健笑道。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巴肥特说道:“总统的意思是,在华夏休养生息的这几年间,可以先期以经济入侵的方式,慢慢蚕食这三个岛屿上的主要经济,并加以控制,等到时机成熟,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作为财政部长,对于经济方面的,巴肥特可是比我更有发言权。”唐健说道。 巴肥特继续说道:“控制了日本和朝鲜之后,华夏将会拥有至少五百万的廉价劳动力,将这些劳动力投入华夏各地的工厂将会产生无比巨大的收益,而产生的这些国民收入,不仅可以再次投入华夏的经济和国防建设,更能够将更多的资本投入海外,在广州,华夏拥有远东之上最大的商船队,华夏南海商船队,规模仅此于英国的远洋商船队。这支庞大商船队的辐射范围不仅可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