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世界欠江远一个诺贝尔奖  (第1/2页)
    在华国,诺贝尔奖不只是获奖者自身的事情,更是提升民族自信心的大好机会。    整个华国都一直在可怜巴巴地盼着斯德哥尔摩能赏赐我们一个奖牌!    虽然说起来有点可怜,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可惜的是,西方白皮佬始终对我们存在很大的偏见,这奖也不是那么容易拿的,直到近两年才有华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当然,一个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肯定满足不了华国的胃口。    每届都有我们,每届都是我们最多才是华国的最终的追求。    所以,当深思集团的准备炒作江远的诺贝尔奖时,华国上下仿佛突然醒悟过来一样。    从目前的数据和资料,光电藻足够诺贝尔奖了吧!    很快,在华国官媒的推动下,‘世界欠江远一个诺贝尔奖’的呼声瞬间高涨了起来。    当然,江远知道自己今年获奖希望很小。    诺贝尔奖的评委会向来保守,他们像爱惜羽毛的母鸡一样爱惜着诺贝尔的可信度,一门技术如果不经过反复验证他们绝不敢轻易让发明者获奖。    诺贝尔奖颁奖时间是每年的2月0日,距离现在只剩下一个多月,评委会肯定不敢这么草率。    不过到了明年,机会就很大了。    “请问,皮尔斯先生,你提名江远先生获得诺贝尔奖了吗?”一堆记者围堵着海滩上的皮尔斯教授。    皮尔斯哪怕躲到夏威夷,也没躲开记者的追踪。    当然了,他这点换装换头发的小伎俩,在时不时就要追踪美国明星偷情买*春行为的记者看来,太小儿科了点。    皮尔斯只能烦躁地解释道:    “众人比较认可江远先生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是光电藻,那是化学或物理的范畴,与我所在的电子和脑科学领域无关,我无法评价他的成就。”    经过记者那么久追杀,皮尔斯也认识到记者们故意歪解话语的能力,现在他学聪明了,不再发表意见鲜明的看法,统统都是‘我不知道’的外交辞令。    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皮尔斯教授认为比较受众人认可的是光电藻?    也就是说,皮尔斯教授认为脑桥一代的技术不被众人认可,不值得一提咯?    记者们很快就在小本子上记下要点。    皮尔斯教授一脸无语看着众记者喜滋滋地写东西。    你们到底在一脸开心地记录什么?!    我什么也没说呀!    终于有个记者不怀好意地问道:    “那么,皮尔斯教授,你能说说为什么不认可脑桥一代吗?”    皮尔斯教授圆瞪着双眼,怒道: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不认可脑桥一代了?那是个黑盒子,谁知道江远在里面使用了什么技术和理论?没有论文说明,我们如何评价脑桥一代值不值一个诺贝尔奖?”    哦!    记者又埋头记录。    ‘皮尔斯教授认为江远应当公开脑桥一代的技术。’    记者继续刁钻地追问:    “你说脑桥一代是个黑盒子,也就是说,深思集团可能涉及用户思维**问题咯?”    我t说的是这个吗!    皮尔斯教授目光呆滞,花白的胡须迎着海风乱颤,嘴唇都开始哆嗦了。    ......    ......    银泰悦府的顶层,江远书房的灯还在亮着。    搞定了光电藻之后,他终于有时间继续脑桥二代的研究。    脑桥二代比较脑桥一代并无本质提升,甚至为了降低尺寸和重量,还降低了不少性能,分析速度降低了70%,准确率降低了00倍。    当然,脑桥二代依然足以满足日常需要。    99.9%的正确率意味着有千分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